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> 花蓮高工生命教育校園講座 行三好生活創造幸福人生

教育人文

字級

花蓮高工生命教育校園講座 行三好生活創造幸福人生

【人間社 簡美換 花蓮報導】 2024-08-28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第二分會,8月27日在花蓮高工活動中心舉辦校園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講「行三好生活創造幸福人生」,250位一年級學子參加。講師透過ppt、短片觀賞及問答方式引導學生們建立良好品格觀念。

何謂三好?張群說,就是「做有益於人間的好事、說令人受用的好話、常懷祝福別人的好心。」

張群隨後分享幾則短片,《無名英雄-施比受更有福》、《在救生衣裡!讓愛傳出去!善的迴力標》、《冷漠先生》等。啟發學生們「善緣好運」、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因果觀念,透過影片教導日常中行三好的具體行為,隨手行善的助人行為無形中能在社會上形成一股「善的循環」。有時細微的投入,卻能換來超越期待的回報。

張群提問「命好重要還是心好重要?」「命運可以改變嗎?」「日行三好;生活中如何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?」「生命的意義?」問答間與學生們互動熱絡。

「心好命又好,富貴直到老;心好命不好,災難轉為福。命好心不好,福變為禍兆;心命都不好,遭殃且貧夭。」張群指出,命運好壞其實是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,改命不如改心,每個人都可以透過「奮發向上(立命)、心存善念(積善)、道德誠信(謙德)、正確信仰(改過)」讓自己愈來愈有福報。

張群引用孔子家語「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。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。」說明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提醒擇友的重要性。

張群分享三好內涵:「相由心生」一雕刻師因刻畫惡魔,面相變得兇惡,經高人指點改刻畫觀世音菩薩像,面相變得慈祥和藹。「說好話」與善人言,暖如布帛;與惡人言,痛如刀割。一句話給人舒服的程度,決定未來成就的高度。「做好事」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;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

張群以三個小故事「小沙彌救螞蟻而延壽的故事」、「卡內基因繼母的讚嘆與鼓勵,從『全鎮最壞的搗蛋鬼』變為成功學大師」、「火車上讓座給肢體殘障的陌生人」分別說明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的行為與重要性。

張群引述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《佛光菜根譚》的一段話,「做好事,舉手之勞功德妙,服務奉獻就像滿月高空照。」「說好話,慈悲愛語如冬陽,鼓勵讚美就像百花處處香。」「存好心,誠意善緣好運到,心有聖賢就像良田收成好。」詮釋行三好的殊勝。

「生命的價值在於對人有用,生命的意義在於服務大眾、造福社會。」張群指出,擁有幸福人生的基本要素「健康、智慧、慈悲、善友、知足、感恩。」最後呼籲「人人行三好,世界更美好」!
12345678910第1 / 440頁
追蹤我們